金秋九月火山策略,粤港澳大湾区节水产业群英毕集、共襄盛事——23日,由水利部珠江委、广东省水利厅、香港水务署、澳门海事及水务局、粤海集团共同指导,粤海水务担任理事长单位、93家节水产业链领先企业共建的“粤港澳大湾区节水产业联盟”正式成立,成为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与京津冀、长三角同频打造全国节水产业“三大高地”,助力湾区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新举措。
粤港澳大湾区节水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粤海水务作为全国水务环保领先企业、联盟理事长单位,凭借丰富的节水全产业链成功案例、卓越的项目“建设运营一体化”能力、突出的科技研发和“智慧水务”创新体系以及引领社会节水风尚的积极举措,赢得各界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在这一节水盛事中以“粤海实践”全面彰显“湾区担当”。
担当作为
多地密织“节水网”
水是生命之源,亦是民生与发展之要。
在与粤港澳大湾区节水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同步举行的2025粤港澳大湾区节水产业高新技术设备博览会上,粤海水务主题展区内的一座工程沙盘备受关注——2021年以来,广东省正全力打造覆盖全省16个地级以上市、受益人口超7600万人的“五纵五横”水资源配置骨干网,以有力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难题,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的水安全保障。
粤海水务勇担“五纵五横”水网主骨架中“四横”建管重任。
其中,粤海水务勇担东深供水工程、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和韩江榕江练江水系连通后续优化工程“四横”建管运营重任。一座座蜿蜒东西、横跨岭南的重大引调水工程,正以“四龙粤起,水泽湾区”之势,不断提升沿线各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节约利用能力,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水动能”,也成为粤海水务领衔湾区节水产业联盟的实力证明和重要底气。
无锡德宝再生水厂 。
近年来,粤海水务聚焦主业、勇于开拓,服务辐射全国17个省区,高质量运营逾百个水务环保项目,在多地打造节水产业示范标杆——在粤西茂名,粤海水务以“头号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实落地,6座集污水处理、灌溉回用、光伏发电、助农直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粤美绿站”,成为农村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典范,获评水利部“全国2024基层治水十大经验”;在粤东梅州,平远县城乡供水工程通过DMA分区建设和老旧管网改造,漏损率大幅降低,入选广东省水利厅节水办“广东节水行动优秀实践案例100”;在江苏无锡,德宝再生水回用示范工程每天将3.4万吨污水转化为高品质再生水,实现区域污水近“零排放”,获主流媒体关注报道并给予高度评价。
科创赋能
打造节水“新引擎”
在助推节水产业发展的探索实践中,如果说卓越的项目建管运营是粤海水务的“基本盘”,那么科技研发和“智慧水务”两大创新业态,就是通向未来的“新引擎”。
粤海水务高端陶瓷膜“智造”基地。
近年来,粤海水务坚定“科技赋能、技术引领”思路,深耕水务新工艺、新材料等节水低碳技术开发应用,持续推广“智慧水务”高新技术产品体系,以实际行动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厚植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设备材料研发领域,粤海水务自主研发了多项领先技术——薄壁平板陶瓷膜,以质量轻、高通量、抗污染、抗折断等优异性能,为城市供水、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和海水淡化等领域提供了“精密过滤”“高效清洗”的解决方案,可有效降低水耗;催化氧化-耦合陶瓷膜和反冲洗水回收工艺包,可显著降低水厂自耗水量,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海水淡化成套设备工艺包,采用“双膜”组合工艺技术,为沿海地区开辟了新水源,进一步减少对传统淡水资源的依赖与消耗……多项节水“新科技”已在全国多地水企和厂站应用,均取得积极成效。
粤海水务广州南沙黄阁“智慧水厂” 。
紧跟数字时代浪潮,粤海水务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化技术,聚焦管网、生产、服务、管控、工程等生产场景和业务要点,推出了20余项“智慧水务”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成功应用于多项水利工程和水务环保项目——重点打造的“数字孪生东深供水工程”今年6月正式上线,通过覆盖“天、空、地、水、工”多模态、多维度的“感知体系”,通过对沿线7.8万余个数据点的“毫秒级扫描”,实现了全线设备设施高精远程集控和全线流量平衡优化调度,水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提档升级;在广州南沙黄阁标杆“智慧水厂”,融合AI技术实现远程巡检与工艺优化,以精准控漏为核心目标年节水约360万吨。
文化引领
节水理念“传播者”
节水优先,需要产业项目和科技创新的支撑,更需要社会关注、全民参与,粤海水务深谙此理,近年来在全国多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水文化宣传活动,面向社会公众开展节水知识科普,大力倡导弘扬节水爱水文明理念,呼吁号召更多人成为节水传播者、实践者与示范者。
2024年“世界水日”,粤海水务在广东省水利厅和粤海集团的指导支持下,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启动“节约一滴水·洒下一片绿——粤海节水行动”,从线上知识竞答、小记者水厂“探营”,到节水主题征文、“节水小课堂”短视频连载,贯穿全年的系列活动吸引各界逾百万人踊跃参与,成功以“节水”为关键词打造社会热点话题,积极营造了共话节水的良好舆论氛围。
“粤海节水行动”取得良好宣传成效。
同时,粤海水务更坚持“请进来”“走出去”,自2022年起,以“水润千里·粤海同行”为主题,在广东、江苏、云南、广西、海南等各服务地区广泛开展“水厂开放日”“节水进社区”活动累计超800场次,10余万居民用户、工企代表走近水务生产“第一线”,见证粤海水务自来水生产、污水处理等全流程工艺,感受“中国水安全专家”的专业精益,以及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环境的坚实举措成效,通过“一滴水的旅程”积极倡导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获得各地政府好评、百姓认可。
在各地广泛开展“水厂开放日”活动。
节水大湾区,智创新未来。站在粤港澳大湾区节水产业联盟成立的全新起点,粤海水务表示,未来将一如既往坚持“水业为本”、践行“湾区担当”,秉持“生命水、政治水、经济水”企业核心价值观,在节水项目建管、科技创新、文化传播等领域持续发力。同时,将在各级部门指导支持下,与湾区节水产业联盟伙伴携手共进、凝智聚力,汇集湾区乃至全国“政、产、学、研、用”资源,共建国际化节水产业交流平台,赋能产业链合作与技术革新,共促湾区节水认证体系建设及政策、标准出台,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节水产业可持续发展,打造全国节水技术与产业创新高地,为构建人水和谐的美丽中国贡献澎湃“湾区力量”。
南方+记者 李赫
通讯员 马田园 龚正火山策略
天眼查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